股指产品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
美股反弹能否持续?两大条件悬而未决
作者 期货日报
2025-04-24在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拖累下,美股在2月中旬就开始见顶回落,直到3月中下旬出现一波反弹。4月,特朗普政府对非美国家宣布加征关税,给金融市场带来新一轮冲击,阻断了美股反弹之路,市场避险情绪大增,美国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股债汇”三杀风险。近期,不走寻常路的特朗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表示不满,美联储独立性遭受考验,这意味着政策不确定和经济下行形成共振。
经济衰退担忧持续影响美股
美国关税政策的僵局使美国承受通胀攀升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受消费者抢在关税落地之前囤货影响,3月美国零售增速出现回升,但4月可能会急剧回落。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大幅上涨1.4%,创两年多来最大涨幅,主要是消费者在关税落地前提前抢购,尤其是汽车。3月,剔除汽车后销售环比0.5%,低于2月的0.65%。不过,多项消费者态度调查显示,随着特朗普推进关税计划,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
此外,学生贷款违约潮可能进一步冲击居民消费,导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在4月出现负增长,尤其是汽车和耐用品消费会出现急剧萎缩。相关机构测算,学生贷款违约潮将导致年度消费支出减少260-630亿美元,拖累GDP增长0.1-0.4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其中美国由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及需求动能减弱,其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至1.8%,比年初预测下调了0.9个百分点。
美元资产遭遇“股债汇”三杀
政策不确定性和美联储独立性遭遇挑战,这削弱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在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美日财长探讨“货币问题”的双重压力下,美股、美债和美元汇率同时下跌,出现“股债汇”三杀的困局。4月21日,美元暴跌至去年10月份以来的低点,资金加速流向瑞郎、日元和黄金等避险资产。瑞郎涨超1%创十年新高,美元兑日元跌破141整数关口,日内跌幅一度超1%。黄金则飙升近3%,刷新高至3442.3美元/盎司。
值得关注的是美债遭遇抛售。数据显示,2024年年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资产包括19万亿美元的美股、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以及5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占据美国整体市场的20%-30%。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债券持有者,其公共和私人部门共持有1.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因此,日本的交易行为被密切关注,并被视为衡量市场对美国政府债务买卖的风向标。根据日本财政部的初步数据,在截至4月4日的一周内,包括银行和养老基金在内的私人机构抛售了价值175亿美元的长期外国债券。
一直以来美元和美国国债在危机时期被视为“避风港”的传统工具。美国依靠资本流入来为其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提供资金支持,美债遭遇抛售意味着美元信用进一步动摇,甚至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
不过,目前美国“股债汇”三杀困局尚未触发流动性风险。截至4月21日,SOFR与ONRRP利差为0.07个百分点,较4月9日创下的高点0.17明显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这意味着回购市场出现小幅紧张,但还不会引发流动性危机。
图为美国SOFR-ONRRP利差走势

近期市场焦点在于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受考验。近日,特朗普暗示,他有能力解雇鲍威尔,称可以立即让鲍威尔走人,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引发舆论争议。特朗普的首席经济顾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回答,特朗普及其团队在研究这个问题。
美联储的独立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每当政治力量试图干预央行政策时,往往会导致通胀失控或市场信心受损。回顾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施压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维持低利率,最终导致滞胀危机。
美联储独立性在法律上得到支持。根据《联邦储备法》,总统只能因美联储理事“履职不力或渎职”而解职,但具体标准从未经过司法检验。历史上,尚未有总统解雇美联储主席的先例,但特朗普可能会破这个先例。特朗普政府于4月12日向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紧急请求,要求授权总统立即解雇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NLRB)主席格温·威尔科克斯和功绩制保护委员会(MSPB)主席凯西·哈里斯。这一举动被视为对1935年《Humphrey’s Executor案》判例的直接挑战。若最高法院支持该请求,将为特朗普解雇鲍威尔扫清法律障碍。
综上所述,美元资产正遭遇政策不确定和经济下行两大挑战,美国“股债汇”三杀触发了市场避险情绪,也表明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失去信心。且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独立性构成挑战,市场信心不足。在美联储重启降息救市和关税谈判取得进展前,美股可能会出现短期反弹,但反弹都是短暂的。
第三方内容免责声明
所有意见表达反映了作者的判断,可能会有所变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内容作为一般市场综述而提供,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信息从据信为可靠的来源获取,但我们并不保证内容是准确或完整的。我们不保证提到的任何走势将会继续或预测将会发生。交易期货合约和商品期权涉及重大损失风险,因而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认真考虑该等投资的固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将来结果。本内容不得被解释为是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衍生品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荐或要约。如果在任何司法辖区发布或传播本内容会导致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那么,本内容并不针对或意图向在该司法辖区的任何人发布或传播。
最近文章推荐
观看网上课程,认识期货和期权市场,掌握交易过程的每个阶段
查看期货教程了解独家资讯,获得活动邀请,及时接收新闻及预警
订阅芝商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