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产品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
告别“负利率时代”!日本时隔17年首次加息,日元离起飞不远了?
作者 金融界
2024-03-22过去两年,为应对高通胀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启加息周期,日本却是个例外。作为全球仅存的“利率洼地”,日本长期保持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当下情况发生了改变。
日前,日本央行宣布上调政策利率,持续多年的负利率政策宣告终结。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日本央行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日本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也正式终结。
日本央行此举虽显示出其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但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仍有待观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脆弱的经济复苏,可能迫使日本央行在进一步提高借贷成本时会放慢脚步。从长期来看,日本利率预计仍将维持在零附近。
日本终结“负利率时代”
3月19日,日本央行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短期利率上调10个基点,即从-0.1%上调至0-0.1%。
在加息的同时,日本央行还退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停止购买日本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并在未来一年内逐步减少购买公司债券。
日本负利率政策存在的原因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时代。在长期通缩下,日本经济长期低迷、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为刺激经济复苏,日本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2012年末,安倍晋三再度当选日本首相后,日本央行加大了宽松力度,日本也逐步走向了负利率时代。
具体来看,日本央行自2013年起,持续推行大规模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和通胀回升;自2016年2月,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以促进信贷和投资增长;2016年9月,开始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在低水平。
如今看来,日本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和通胀回升,但也导致了财政赤字货币化严重、汇率面临严峻的贬值压力等问题。
通胀抬升促成政策转向
为何选择在此时加息?日本央行持续进行货币宽松的核心目标已接近实现,或是其政策转向的主要考量。据了解,长期以来,日本央行一直追求实现2%的可持续通胀目标。
在谈及为何决定在这个时候转变货币政策时,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也表示,“我们研究了最近的经济形势、工资和物价走势。根据春季劳资谈判的结果,确认了工资和物价良性循环更加稳固的情况。由于可以预见实现2%的物价目标,我们决定重新审视(此前)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
事实上,2022年,日本通胀率就已显著回升。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日本CPI分别同比增长2.5%和3.2%,最新公布的2024年1月日本CPI同比增2.2%,连续22个月超过2%的央行政策目标;1月核心CPI同比增3.5%,连续14个月增速超过3%。
“春斗”(春季劳资谈判)结果超出市场预期,为推动日本负利率政策解除再添“一把火”。日本3月15日公布的2024年“春斗”初步结果显示,日本最大工会Rengo争取到的年度工资涨幅达到5.28%,高于前一年的3.8%,更创下30年来最大涨幅。
在物价上涨伴随工资增长的良性循环下,解除负利率政策的环境逐渐成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示,日本央行本次加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通胀内生动能的可持续性以及日本“物价与薪资上涨的良性循环”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利率转正后,日元汇率怎么走?
在日本央行打出加息、退出YCC等多项紧缩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后,日经225指数重返40000点,日元对美元汇率却出现下跌,一度跌至两周以来的低位,这是为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分析称,利率转正之后,理论上有利于日元汇率走强,不过市场之前通过预期消化了这个消息。因此日本央行决定公布后,汇率的短期起伏不具有指标性质。
忽略汇率的短期波动,拉长时间来看,推动日元升值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除日本自身货币政策外,美联储降息与否也是影响日元走向的关键因素。若美联储开始降息,美日利差将显著收窄,美元指数承压,日元也将进入升值通道。
有分析师更是将美联储货币政策看作是影响日元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分析师Mary Nicola表示,尽管日本取消了负利率和YCC,但日元仍难以获得动力。日本央行将继续购买债券,这一事实无法使日元持续突破近期的区间。日元的命运掌握在美联储周三的利率决定手中。因为实际利率仍将为负,日元的上行空间也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的水平不变,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五次按下“暂停键”。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以及最新点阵图依旧偏鸽派。只不过,今年降息三次的预期虽不变,但何时开始降息的争论仍存。
第三方内容免责声明
所有意见表达反映了作者的判断,可能会有所变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内容作为一般市场综述而提供,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信息从据信为可靠的来源获取,但我们并不保证内容是准确或完整的。我们不保证提到的任何走势将会继续或预测将会发生。交易期货合约和商品期权涉及重大损失风险,因而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认真考虑该等投资的固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将来结果。本内容不得被解释为是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衍生品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荐或要约。如果在任何司法辖区发布或传播本内容会导致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那么,本内容并不针对或意图向在该司法辖区的任何人发布或传播。
最近文章推荐
观看网上课程,认识期货和期权市场,掌握交易过程的每个阶段
查看期货教程了解独家资讯,获得活动邀请,及时接收新闻及预警
订阅芝商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