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
利率产品
CME芝商所> 市场洞察> 市场研报> 市场资讯>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大宗商品2024年一季度走势分析

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大宗商品2024年一季度走势分析

作者 七禾网

2023-12-29

2023年接近尾声,这一年的资本市场表现极不寻常,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受到美元、利率、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我们从几组数据可以清晰的发现:截至12月19日,大宗商品市场投资基准S&P GSCI的交易价格今年以来下跌了10%;标普高盛能源指数SPGSEN下跌12%;彭博商品指数BCOM今年已下跌12%,其中彭博能源分类指数下跌24%,这两个指数都创下了2018年以来最大年度百分比跌幅。

 
大宗商品的严冬似乎已经来临,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024年的1季度,大宗商品仍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供应短缺引发的超级周期是否将继续,衰退前景下,大宗商品是否仍能逆势上涨,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供需、货币、政治和气候等方面,对2023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做一个回顾,并对2024年一季度的表现进行分析预测。
 

一、供需:能源和农产品供不应求,金属与工业品供过于求

 
2023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全球产业链的中断和极端天气的频发,大宗商品的供应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市场的供不应求,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尤其是能源和农产品,由于需求的弹性较低,供应的短缺更加明显,价格的涨幅也更加显著。
 
2024年一季度,能源和农产品的供需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供应仍然难以满足需求,价格仍然有支撑。一方面,能源和农产品的供应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例如,石油的供应受到产油国的减产协议、美国的页岩油产量下降、伊朗的核协议僵局和俄乌战争的影响;农产品的供应受到气候变化、病虫害、贸易政策和库存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能源和农产品的需求仍然保持旺盛,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疫情的缓解,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力将有所提高,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能源和农产品的需求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相比之下,金属和工业品的供需格局则有所不同,供应相对充足,需求相对疲软,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一方面,金属和工业品的供应受到的干扰较少,生产能力和库存水平较高,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恢复和优化,供应将有所增加。化工品的供应受益于美国、中东等地的原油产量恢复,以及亚洲、欧洲等地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另一方面,金属和工业品的需求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美元走强等因素的制约,增长动力不足。例如,铁矿石的需求受制于中国钢铁产能的去产能和环保政策,以及全球基建投资的减少;化工品的需求受制于汽车、电子、纺织等下游行业的低迷,以及替代品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货币:美元走弱助推大宗商品,但幅度有限

 
2023年,美元指数在上半年稳中有升,表现的较为强势,但是近段时间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落,自10月份的高点已回落5%,这其实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了利好,由于在全球经济中,大宗商品交易多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走弱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变得更加便宜,也意味着其他市场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使他们有额外的购买力买入大宗商品。
 
进入12月今年最后一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转鸽,不仅暗示加息或许已经结束,联储主席鲍威尔更是表示已经开始考虑降息。因此2024年一季度,美元走弱的趋势可能会延续,但幅度有限,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提振作用也有限。一方面,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财政赤字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暂停加息等因素,这些因素在2024年一季度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加剧。另一方面,美元走弱的空间也受到其他主要货币的走势、全球风险偏好、国际收支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2024年一季度可能出现变化。
 

三、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对能源市场有较大影响

 
迟迟未能解决的俄乌冲突以及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在2023年给本不平静的大宗商品市场又添了一把火,这在能源市场表现的淋漓尽致。乌克兰是俄罗斯输送天然气到欧洲的重要通道,俄乌战争导致了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中断,推动了天然气价格的飙升。同时,由于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俄乌战争也引发了石油市场的恐慌,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今年10月突发的巴以冲突,又给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带入了泥淖。
 
2024年一季度,俄乌战场与加沙地区的冲突能否妥善解决还是未知数,但国际社会对冲突各方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虽然双方的利益和立场存在很大的分歧,战争的根源和影响也很深远,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但对能源市场的影响已经逐步减弱。
 

四、气候:全球变暖对农产品市场影响显著

 
2023年,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进一步显现,全球变暖导致了全球的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包括干旱、洪水、风暴、火灾等,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农产品市场。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和分布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全球变暖导致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供应和需求失衡,价格波动加剧。例如,全球变暖导致了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粮食生产国的干旱,影响了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收成;全球变暖导致了中国、印度、泰国等主要水稻生产国的洪水,影响了水稻的种植和收获。
 
2024年一季度,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影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仍然显著,但幅度有所减弱。一方面,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排放在2024年一季度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变暖的影响也受到全球的气候变异、适应能力、减缓措施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在2024年一季度可能出现变化。
 

结论: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挑战走势将分化

 
综上所述,2024年一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价格走势将呈现出分化的态势,能源和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高位,而金属和工业品价格则面临下行压力。这主要取决于供需、货币、政治和气候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2024年一季度可能发生变化,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动向,做好风险管理和机会把握。
 
当然,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时,做好合理的风险对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来对冲大宗商品的波动风险。本来农产品期货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套期保值,也就是对交易本身所涉及的价格风险进行管理。套期保值的实质操作就是在期货市场上设立头寸,而该期货头寸刚好与交易者在当前现货市场上持有的头寸相反。如果交易者未来会在现货市场上进行出售,那么现在比较适当的套期保值策略是卖出期货;如果未来会在现货市场上进行购买,那么现在较适当的套期保值策略是买入期货。
 
具体来说,农民、销售商和谷物仓储商需要防范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食品加工商、饲料生产商和进口商则需要设法抵御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假如农民的作物仍然在生长阶段,那么该农民相当于拥有作物的现货多头,为了为了套期保值和锁定卖出价格,他可以持有期货市场的空头头寸,方法是现在卖出期货合约,等到在现货市场中出售自己的作物时,再将其回购。
 
而对于食品加工商、饲料生产商和进口商而言,在购入原材料作物之前,其相当于持有现货空头头寸,价格上涨对其则是不利的,其可以通过持有期货市场的多头头寸来锁定购买价格,等到原材料农作物购入之后,再将期货多头合约平仓。

第三方内容免责声明

所有意见表达反映了作者的判断,可能会有所变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内容作为一般市场综述而提供,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信息从据信为可靠的来源获取,但我们并不保证内容是准确或完整的。我们不保证提到的任何走势将会继续或预测将会发生。交易期货合约和商品期权涉及重大损失风险,因而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认真考虑该等投资的固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将来结果。本内容不得被解释为是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衍生品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荐或要约。如果在任何司法辖区发布或传播本内容会导致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那么,本内容并不针对或意图向在该司法辖区的任何人发布或传播。

标签:

最近文章推荐

了解独家资讯
获得活动邀请
及时接收新闻及预警

订阅芝商所报告
订阅芝商所报告
订阅芝商所报告

芝商所CME Group简介

CME芝商所是全球最多元化的衍生品交易市场龙头,包括四个指定合约市场(Designated Contract Market)。点击CMECBOTNYMEXCOMEX的链接,可获取更多有关各交易所交易规则及产品的信息。

斯迈易(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武定侯街6号卓著中心 电话:010-59131300

©2024芝商所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京ICP备18015631号-2 网站地图 | 反诈提示 | 隐私声明

芝商所CME Group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芝商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