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产品
强美元延续,为什么人民币依然平稳?
作者 和讯期货
2022-07-29今年一季度,美元兑人民币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升值,3月人民币相对美元转弱,近期美元相对人民币升值幅度有所收窄,参考国内主要货币的强弱关系,整个过程中,人民币相对平稳,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强美元的引导,美元指数最高突破109。
强美元使人民币短期承压
2021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二次探底,随后美元指数低位上涨,美元指数上涨初期,在贸易项支撑下,人民币比美元指数还要强。2021年10月到2022年3月,美元和人民币的强弱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经过半年的震荡,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元的强势地位确立。
3月至5月,因为欧元和日元持续下跌,美元指数被动推高,同时由于国内华东地区疫情防控,二季度国内贸易项支撑减弱,人民币短期出现了快速贬值。此后,在国内经济复苏和强劲贸易带动下,人民币汇率开始修复。这个阶段中,在其他非美货币的贬值压力下,最近两个月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有所收窄。
图: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有观点认为,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出使这段时间的人民币偏弱运行,至少从沪深港通的资金流向观察,最近两个月外资流出的幅度和边际变化幅度都不算太大,对汇率的影响较小。另外,去年年底北上资金就有流出迹象,而当时人民币汇率没有受太多影响。因此,现在的人民汇率取决于美元强弱以及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欧美消费萎缩,贸易项支撑减弱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分析,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大概率是本轮周期的低点,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信贷放量、贸易修复都使国内经济更加具有韧性,但是欧美居民端的刺激退潮以及原料端的压力,可能会使得下半年贸易数据有一定的压力。
疫情以后,在欧美经济加速扩表和居民端刺激力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持高景气。因为国内率先复工复产,原本流向东盟和南亚的订单再次回流国内,国内贸易额连续大增。去年欧美开始逐步停止刺激计划,在欧美能源成本和住房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下,欧美的高物价抑制了居民的其他消费需求,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表现看,美国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与上世纪大通胀时期有一定相似之处。
图: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
显然,欧美贸易需求萎缩,将对国内贸易产业链上的企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但各地对此似乎早有准备,去年以来扩大内需政策接连出台,国内大市场可以起到来弥补欧美贸易需求萎缩带来的压力。不过,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非常多,消费从保守转向积极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无需太过担忧,扩大内需政策已经初显成效,展现出国内消费巨大的潜力,长期来看,消费复苏趋势已经确立,需要关注国内消费彻底释放前的空窗期。
美元或将进入被动升值阶段
在内需潜力释放前,美元兑人民币主要方向可能还是取决于美元的强弱。穆迪表示,将美联储收紧政策以抑制通胀急升的影响,纳入增长预测考量,认为美国经济将会大幅放缓,但仍可避免陷入衰退。目前经济基本面仍然强劲,但宏观经济波动预计至少持续一年。美联储将持续激进收紧政策,以防止通胀预期上升。
我们看到,美联储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主要货币中最小的,加息以后,人民币相对其他非美货币表现依然强势。虽然人民币相对美元有一定的贬值,但是人民币相对欧元还有不小的升值幅度,特别是在华东地区复工复产之后,欧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从7.2332一路跌至6.7506。
图:欧元兑人民币汇率
此前,各方都将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看成最大的风险因素,但议息会议之后,所有市场的表现又与加息75个基点的事实相冲突,这表明,美联储的步伐在还是落后于市场的预期,下一步的博弈点不再是加息最快的时点是否过去,而是本轮加息的终点在哪里以及何时降息。此前,高盛发表观点,美元若要出现令人信服的转向,可能需要有更多安抚通胀的消息,以及更为平衡的美联储政策。我们认为,高盛所说的情况已经基本具备,美元主动上涨的空间十分有限,更应该关注美元指数的被动上涨。
日元贬值最快的阶段大概率已经结束,欧元区脆弱的内部构成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欧洲央行加息50个基点落地,欧元区内部将更加脆弱,潮水退去后,新一轮欧债危机可能正在酝酿。如果欧元区债务进一步恶化,美元不得不被动升值。针对欧洲央行加息与欧债危机,芝商所高级经济学家兼执行董事Erik Norland认为,部分欧洲国家的债务水平超过其经济活动,令市场关注利率上升引发欧债危机的可能性。(观看视频:https://www.cmegroup.cn/video/9669.htm)
在欧美需求疲弱和欧元债务压力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暂时由美元主导,国内内需被充分挖掘后交易逻辑则转向国内经济。
第三方内容免责声明
所有意见表达反映了作者的判断,可能会有所变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内容作为一般市场综述而提供,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信息从据信为可靠的来源获取,但我们并不保证内容是准确或完整的。我们不保证提到的任何走势将会继续或预测将会发生。交易期货合约和商品期权涉及重大损失风险,因而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认真考虑该等投资的固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将来结果。本内容不得被解释为是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衍生品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荐或要约。如果在任何司法辖区发布或传播本内容会导致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那么,本内容并不针对或意图向在该司法辖区的任何人发布或传播。
最近文章推荐
观看网上课程,认识期货和期权市场,掌握交易过程的每个阶段
查看期货教程了解独家资讯,获得活动邀请,及时接收新闻及预警
订阅芝商所报告